含碘廢水經過砂濾池去除大部分懸浮物質,確保濁度和懸浮物達到回用要求,砂濾池運行一定時間后需進行反沖洗再生。砂濾池出水進入光催化氧化系統,采用“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運行時,砂濾出水被引入微波無極光催化氧化反應器,并且通過射流泵泵入O3強氧化劑,在微波激發下產生UV光,空氣在UV光的強烈催化作用下,產生臭氧,協同氧化劑發生劇烈的化學氧化反應,使長鏈大分子或含有苯環、偶氮結構的難降解污染物發生斷鏈、開環,使之部分或完全分解,破壞染料分子的發色基團使其脫色。光催化氧化反應器可以確保含碘廢水的色度達到回用要求,同時可去除一定的COD。光催化氧化反應器中氧化劑是否加入、無極紫外光源開啟多少均取決于含碘廢水的水質情況。光催化氧化出水進入吸附催化氧化系統,通過活性炭吸附有機物和少量的懸浮物,再經催化氧化同時去除水中過量氧化劑,并再生活性炭,保持活性炭的活性。含碘廢水經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系統后出水回用于企業中循環水、染色布的水洗等工序。出水經過pH在線控制儀進行自動調節,保證水質的中性。該技術處理含碘廢水經濟效益顯著,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采用該技術后,脫色后回用節約用水60%,染色后熱水洗可減少再加熱的過程從而降低能耗,不需再額外增加污水處理費用和排污費,預計可節約60元/噸布左右。按我國年產紡織品1億噸計算,每年則可為我國節約開支60億元左右。按排放1噸污水可對20噸水產生污染計算,則排放量為1500噸/日污水,經處理后可減少30000噸/日的水源污染。
二氧化氯和氯等消毒劑相比,具有高效、無毒、用量少、持續時間長、與有機物反應不產生致癌物質,反而能使水中的一些致癌物變成非致癌物,還能起去色、除臭的作用。且因其在低濃度下就具有高效殺菌、消毒效果而引人關注。深圳歐泰華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的“歐泰華”品牌復合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獲多項發明專利,并在很多紡織企業獲得廣泛使用。用二氧化氯取代液氯、漂白粉[Ca(ClO)2]和漂白水,因其消毒效果好,減輕了污染負荷,而且消毒成本低廉,被廣大紡織供應商所青睞。目前,安裝使用該公司“歐泰華”品牌復合二氧化氯發生器,用于處理紡織含碘廢水的用戶,已達到25家,不僅都做到了達標排放,減輕了江河湖海的污染負荷,同時也降低了企業消毒成本。根據傳統的臭氧活性碳接觸工藝,及溶氣氣浮工藝特點,開發出具備二者特點的臭氧接觸氣浮系統,在設備內部原水和臭氧利用專用混合器進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臭氧活性水向上流經獨特填料層,它避免了采用活性碳頻繁反洗的麻煩,使系統能夠長期穩定運行,節約反洗用水。在經過接觸氧化后,殺死的活性污泥菌團,和被氧化的二價鐵離子、亞錳離子形成的氫氧化物膠體,互相吸附,利用內部特殊的兩級漩流混凝器混合,進入氣浮區。通過此單元處理可將懸浮物降至10mg/L,鐵錳含量降至0.1mg/L。
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吸附催化氧化工藝技術日前,國內企業大多致力于混合含碘廢水集中處理,而對于以回收有用污染物質并進行資源化利用為目的的綜合治理相對較少,這樣不僅使綜合含碘廢水處理量加大,處理成本增加,且增加處理難度。高溫染色含碘廢水溫度高,菌種不能生存導致生化方法不能應用,只能利用物化方法處理?;钚蕴课教幚沓杀靖?,再生困難;膜分離技術一次性投資大,技術難度大,膜系統清洗困難,反沖洗需要的水量很大;由于回用水質要求比較高,單一的處理工藝一般很難使含碘廢水達到較好的用水標準。為此,在含碘廢水光化學脫色回用技術基礎上,武漢方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吸附催化氧化”工藝,該工藝路線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砂濾、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微波等離子體強化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其中砂濾主要除去懸浮物,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相互組合以保證含碘廢水深度處理而達到嚴格的回用要求。
利用超濾膜技術,水分子和分子量較小的溶質透過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篩分作用被截留。超濾與傳統的預處理工藝相比,系統簡單、操作方便、占地小、投資省、且水質極優,可滿足各類反滲透裝置的進水要求。專為紡織含碘廢水設計的工藝脫鹽系統。反滲透裝置使用高脫鹽率抗污染系列反滲透膜,高脫鹽率抗污染系列膜是應用極為廣泛的苦咸水淡化反滲透膜,其脫鹽率高且穩定,膜的高脫鹽率不僅體現在膜的使用初期,而是整個使用過程。膜表面因特殊配方和工藝的涂層技術而擁有明顯抗污染性,具體表現為對原水變化的適應性強,更低的操作壓力,更低的段間壓差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反滲透裝置利用反滲透膜的特性來去除水中絕大部分可溶性鹽分、膠體、有機物及微生物。生物處理技術作為一種低能高效的有機物根本處理技術,通過結合臭氧技術,提升了含碘廢水的可生化性,使含碘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更為徹底,有力的保證后續膜處理工藝的可靠性。
采用樹脂法處理含碘廢水的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含碘廢水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含碘廢水中的難降解物質、發色劑、有機物等通過吸附樹脂床層時,吸附劑和溶質分子之間產生了范德華引力,溶質分子被吸附在吸附劑表面。若能形成氫鍵等多重作用力,則可大大提高樹脂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選擇性。被吸附的溶質選用適當的方式即可完全洗脫,樹脂可重復利用。該技術的工藝是,含碘廢水的生化出水先經預處理去除懸浮物等,處理過的含碘廢水在一定的溫度、流速、pH條件下經過裝填有復合功能樹脂的固定床或移動床吸附裝置,出水各指標達到用水水質標準,可根據要求回用到生產各環節。吸附若干BV后,用無機或有機脫附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脫附,高濃脫附液進入到污泥調節池處理,低濃脫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脫附液。
含碘廢水的預處理是必要的,不僅能為樹脂吸附創造更好的條件,大大增加吸附BV數,而且減小了脫附的難度。采用消毒+混凝的方法比單單采用混凝的效果更好。采用NDA-88樹脂,以8BV/h的流速進行吸附,800BV以內出水COD穩定在40mg/L以下,2000BV以內出水COD穩定在50mg/L以下。據有關數據表明,樹脂對該含碘廢水的主要物質——羧酸類、芳香胺類、油脂類物質,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樹脂在含碘廢水的處理領域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染料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鹽度,高色度,高CODcr的含碘廢水,且還混有相當數量的異構體。由于該類含碘廢水的BOD5與CODcr的比值通常低于0.3,可生物降解性差,同時含碘廢水中所含無機鹽還將進一步降低含碘廢水的生物降解性。高濃度的染料含碘廢水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直接影響染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膜技術不僅可以處理含碘廢水也可以回收其有用成分。董波等人采用聚丙烯腈超濾膜進行了涂料廢稀料的回收。結果表明,用超濾法可以回收涂料稀料中的溶劑,且回收的混合溶劑組成與原稀料溶劑組成基本相同,可用于洗罐和部分涂料的摻和料。